自我成長 美中。風城一年

陪伴者的孤獨

2023 年 7 月 1 日

跟著太太去美國這一年,表面上看起來亮麗精彩,實則不乏壓力和挑戰,畢竟我們是來生活,不是來享樂的。妻子律律身負此行主要的留學重任,而我,則首度扮演陪伴者的角色。

主角壓力大,其實陪伴者的壓力也不小,更多的,來自於心理層面。畢竟遠行的主因不是唸書或工作,而是專程的「陪伴」。

陪伴者首要面對的挑戰,就是「觀感」問題。一些人聽到我要陪律律過來,第一句話是:

「那你要幹嘛?」

畢竟我們還不需育兒,沒那麼多事好忙。再者,現今社會的男性陪伴者較少,男人被認為該以個人事業或目標為主,免不了會受到不少傳統觀感檢視的眼光。

再來第二大挑戰,則是「孤獨感」。這一點,尤以異地的陪伴更為強烈 。來到一萬公里遠的地方生活,沒有人認識你。看著另一半常常參加學校活動或同學的局,有社交重心,自己的日常則是穿梭於超市和家裡,唯一認識的只有大樓管理員,內心不免產生孤獨之感。直到成為煮夫後,我才明白了母親彼時的心情。
_

面對這些挑戰,我認為最重要的,就是要在心態上「肯定自己的價值」。

陪伴者並不是依附者,而是值得尊敬的付出者,他(她)們善用自身的彈性,自願成為家庭的後勤、成就另一半的事業和功績,使其無後顧之憂。

古代戰爭裡,決定勝負的關鍵,往往在於後勤部隊的補給。楚漢爭霸中,坐鎮關中、操持後方的蕭何,被劉邦視為功績第一的開國功臣。放至現代,每個家庭的後勤部隊,也理當受到肯定與珍惜。

心態上站穩腳步後,再來就是要「建立自己的生活」。

首先是「設定個人目標」:陪伴者並不代表無法擁有個人目標,對於自己,我始終都有事業上的期許,將美國之旅視為轉型數位遊牧的契機,因而在煮飯之餘開啟了線上讀書會、文字力服務和社群經營業務的嘗試,用一年時間,慢慢建立了不受距離限制的工作模式。

如果你是繁重家務的操持者,時間不多也沒關係,個人目標不僅僅侷限於事業工作,也可以是興趣的耕耘或學習,目標或大或小不重要,重點在於培養屬於「自己」的生活重心。

有了個人目標後,再來是「建立個人社交圈」:你的世界不應該只圍繞著一個人轉,多一點自己的空間、多一些社交自主權,對雙方彼此都好。

在美國,當我過了一陣子只認識大樓管理員的生活後,便開始主動參加社區活動、認識鄰居,與他們保持好關係,生活方便照應。後來也融入了北美成大校友會的圈子,認識在地校友,建立起自己的人脈小天地。社交圈帶給我非常豐富的收穫和經歷,我和律律有時會偕同參加對方圈子的局,兩個人可以延伸各自的觸角、增色彼此的世界,而不再只是依靠單方面的索取和給予。

建立起自己生活後,我的陪伴者身分才真正走得安穩。

切記,家庭是一個team,我們各司其職,扮演好恰當角色,相互扶持前進,但每個人仍是獨立的個體,有各自的貢獻也有各自的世界,沒有誰該依附於誰。

一段平衡的關係,才能不費力氣地走得長遠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發表評論

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,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

張J

工程師作家、自我成長/旅行風格講師。曾任職世界第一大半導體設備公司,旅居過紐約,生職涯走訪 30 餘國,以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文字為職志,寫職涯、寫旅行、寫生活中觸動人心的事。有「筆觸最溫暖的工程師作家」之稱。曾任高雄觀光代言人,著作《從工程到旅程的勇氣》暢銷6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