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慢經濟—遇見池上. 心風景》新書發表會
受邀出席一場特別的新書分享會,這本書既談經濟、又談文化、也談風景,說的,是台灣最知名的鄉鎮—池上的故事。
池上以慢經濟聞名,它的慢,造就了許多奇蹟。池上稻米產量僅佔全台1%,榖價卻年年全台最高。伯朗大道附近,175公頃沒有電線桿的無敵稻景,與那棵名聞遐邇的金城武樹,至今仍是觀光旅遊熱點。大批人潮來了,這個小鎮依舊被評為全台最乾淨的鄉鎮,靠的,是每個月村民自發性的大掃除。
這裡吸引了遊客,也吸引了藝術家的駐足,蔣勳與劉克襄都是小鎮的常客。另外,名氣一點也不輸池上米的,是池上的秋收藝術節,每年時間一到,4千張門票立即完售,都市裡的人,搶著來這裡看表演、看秋收。
對比於世界的快,池上的慢,慢得安適而富足,在這裡,你能夠看見同樣的時光,在靜謐的大地上,出現不同的流轉。
「今年的疫情也許是一種天意,在告訴我們,一切生活所追求的快效率,其實是出了問題,我們能不能慢一點,真正慢下來生活、慢下來耕耘,體會穩扎穩打的經濟。我在池上那段日子,親眼看見農民朋友如何跟這片土地慢慢對話。」
蔣勳老師的一番話,讓我想起3個月前來到池上,農會的阿伯告訴我,池上的縱谷地形,讓每天的日出晚一些、日落早一點,這裏連稻米都長得比較慢,也長得比其他地方更好。
除了米之外,這個小鎮究竟如何靠著「慢哲學」,慢出一片人文經濟薈萃的天地?如何將「慢哲學」延伸為一種因應萬變的生活態度?也許這是我們在後疫情時代需要思考的問題。
《慢經濟—遇見池上. 心風景》
池上所有的故事,都在這一本書裡,推薦給你。
👉博客來書籍連結